|
46岁的年华对于很多成功人士来说,是风华正茂;而对于平凡的市井百姓,那只是弹指一挥的生活。因此,当你路过宜川街道,和一个46岁的商业治安联防队员擦肩而过时,你大概很难把他和“大师”、“境界”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。
他身材颀长,黑黑瘦瘦,朴素的衣着和一头略微吹卷的黑发,可能还骑着一辆“老坦克”。和人说话时沉默低调,丝毫没有显山露水的样子……
邬正伟,中国象棋大师,原上海市象棋队主力之一,曾经为上海队在1986年、1990年、1993年夺得的三届全国团体冠军立下汗马功劳。但是从个人成绩上讲,邬正伟并不是一个拔尖的棋手,最好的个人赛战绩未入全国三强。自中国棋院改革体制,推行等级分制度后,他最高也不过打到第14位。1997年,41岁的邬正伟从上海市象棋队退役。
尽管退役了,但前些年的上海,中国象棋运动还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。退役下来的邬正伟得以加入了轻工业局下属的一个象棋俱乐部,还曾经客串浦东的一支象棋队,重返过全国团体赛。
颇为有趣的是,1999年影响范围较大的上海市象棋擂台赛上,邬正伟作为“绿林军”的一员参赛,和被称为“御林军”的上海象棋队的昔日队友们对弈,让棋迷们看到了他久违的风采。
但是,就在去年,因为体制变化,邬正伟参加的轻工象棋俱乐部解散了,他拿着一笔“拗断费”回家。今年他又临时被“抽壮丁”,代表浦东队在市运会上夺得了个人第三名。
可不被人知的是,除了这次客串表演,现在他几乎是不碰棋的,因为他的周围几乎没人能跟他对弈。有些时候,他也去拜会昔日的队友,如于红木等人,他们会在一起下棋,但不是象棋,而是围棋。“当时围棋队就在我们楼上,我要学围棋的话,现在若没有九段,八段肯定是有的。”邬正伟苦笑着,苦笑背后是太多的无奈。现在你在他的家里,能看到的只有《新民围棋》这样的杂志。
别无所长的邬正伟在朋友的介绍下,去宜川街道的商业治安联防队做了一个小小的负责人。要是上清晨六点的早班,家住山西北路的他天不亮就要起床,骑着“老坦克”赶到宜川街道;要是上晚班,等他回到家里已经是夜深人静了……但46岁的邬正伟并不介意这种劳累而又平常的生活,也不把经济负担看得很重:“我总得干点什么吧?总不能闲在家里。”
但是私下里,他也经常流露出对昔日棋坛生涯的无比留恋:“应该让我去做教练啊!”
街心霸主 没书读的快乐时光
邬正伟1956年生于上海,8岁时在普陀区的一个街心花园里看两个“老法师”斗江湖残局,一下子来了兴趣,向老前辈讨棋走。开始时自然输多胜少,可学棋一靠天赋、二靠用心。只要输了棋,邬正伟就会回去仔细研究,等再来时,老前辈惊讶地发现:这孩子的棋有了明显的长进。
后来到了文革,年少的他无书可读,无学可上,就完全泡在了街心花园。由于水平出众,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“小棋王”。“老前辈”还把他介绍到工厂里去和高手会棋。“那时正是战高温的时候,渴了有酸梅汤、盐汽水,饿了有咸菜肉丝面疙瘩……”46岁的邬正伟对于那个时代无限怀恋。
1973年中国象棋运动开始复苏,各种比赛渐渐多了起来。这时的邬正伟虽然一直没能参加正式比赛,但得到了很多观摩和长进的机会,家里大人也会带他去郑州等地看一些比赛,那时的他已经是蓄势待发。
年轻棋士 黑马一战成名
1977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邬正伟被推荐参加了普陀区象棋比赛,他以仅负一局的战绩夺得冠军,开始为上海棋界注意。
1979年8月,在上海举行第六届市运会上,邬正伟代表普陀区参赛,最终夺得了季军,而冠、亚军分别是上海市象棋队的主力旷世棋王胡荣华和海上元老朱永康。
1985年,邬正伟终于受邀上海象棋队参加全国团体赛,他作为替补打第四台,表现已经相当出色。次年,他正式加入了上海市队,那时他已经是团体赛第四台的不二人选了。
1986年全国团体赛开始之际,几个记者坐着聊天,猜测谁会成为本次比赛的“黑马”,有个上海来的老记者一口认定:“上海象棋队四台,邬正伟!”还很认真地为此打了赌。结果,作为第四台出场的邬正伟,一共上场打了十二战,成绩为九胜三和,未负一场,为那一年上海象棋队最终夺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而邬正伟“铁四台”的称号也从这次比赛之后不胫而走。
从那个时候开始,成为一个国家象棋大师,甚至国家象棋特级大师开始成了年轻的邬正伟坚定的信念和目标。用他的话讲就是:“一身的肌肉,渐渐绷紧了。”
象棋大师 “杀”了全国冠军
虽然在团体赛中邬正伟已经初露锋芒,但在个人赛中,当时强手如林的全国棋坛上他并不出挑。直到1987年全国象棋个人赛最后一轮,邬正伟离中国象棋大师的称号还有一步之遥,必须在这盘棋中取胜。而此刻,他的对手,河北名家李来群也快拿到冠军了——只要和棋,他就能确保不被黑龙江的赵国荣赶上。
比赛前夜,邬正伟在公共浴室洗澡,李来群迎面走来,由于当时已经知道了抽签对阵的结果,李来群开玩笑说:“老邬!明天和了吧!”邬正伟笑而不答,心想:“和了,象棋大师就没了。还是明天见高低吧!”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