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《孙子•地形篇》中说:“夫地形者,兵之助也。料敌制胜,计险厄(厄)远近,上将之道也。知此而用战者必胜,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。”意思是: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。正确判明敌情,制定取胜计划,研究地形的险易,计算道路的远近,这些都是将帅必须做到的。懂得这些并能用来指导作战,就必然胜利;不懂得这些,因而不能用来指导作战的就必然失败。
《孙子•行军篇》中说:“兵非益多也,惟无武进,足以并力,料敌,取人而已。”其意是:打仗并不是兵力多就好,只要不轻敌冒进,并能集中兵力,判明敌情,就足以战败敌人了。
象棋比赛中也是这样,双方对阵时,不在于子力越多越好,而在于怎样正确判断形势,合理调配子力,夺取有利位置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子”与“势”的关系。弃子取势也是棋战中常用的手段之一。如果能够捷足先登,占领要害之处,争得有利位置,则“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,众寡(大部队与小部队)不相恃(依恃),贵贱(官兵)不相救,上下不相收(上下隔断,失去联系),卒离而不集,兵合而不齐”。这样对方就会被迫听任我方摆布了。
摧其坚,夺其魁,以解其体。龙战于野,其道究也。以易 经·坤》卦)
【译文】摧毁敌人的主力,要抓住它的首领。这好像龙离开大海到陆地作战,而临绝境一样。
【新解】要战胜敌人,就不能不乘胜扩大战果,如果满足小胜,而放弃获取全胜的时机,由于敌人主力没有被摧毁,它就会给指挥员造成麻烦和祸害,甚至还可能前功尽弃。认为已经取得胜利,而不去摧毁其主力,捉拿他的首领,那就像放虎归山,后患不浅。
【棋解】在象战中,将(帅)是双方攻击的总目标,它的安全与否,是关系全局的决定性因素。一盘棋的胜败归根到底,决定于将(帅)的处境,一旦被击毙或困毙,就宣布棋局结束。所以棋赛中主要目标是夺取将、帅。而要达到“摧其坚,夺其魁”,“擒贼擒王”的目的一般要具备下列条件:
一、对整个棋局形势,要有正确的判断和完整的作战方案。
二、目的明确而不迷误,措施果断而不呆板。
三、占领要隘之处,使敌方的子力,前后难呼应,上下隔断。
四、兵贵神速,攻其无备,使敌方来不及抗争。
|
|